董事會為本公司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管理最高治理及決策單位,負責監督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之管理架構及決策,督導本公司氣候風險策略及業務計畫之擬定與執行,並檢視氣候風險所衍生之新興監管措施與其對聲譽及法律義務之影響,對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之管理負有最終責任。
永續發展委員會負責審理及監督本公司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討論與控管氣候變遷議題,整合公司資源將氣候策略導入各部門。針對氣候與環境趨勢議題及各單位識別結果,檢視、擬訂與推動氣候變遷行動策略與風險管理措施,確認短、中、長期計畫,管理績效評估成果,由轄下六大功能性小組執行;每季召開一次會議,並向董事會報告。
風險管理委員會為本公司氣候風險管理之督導單位,負責協助董事會監督公司氣候風險與機會相關策略推動情形,以確保氣候相關風險管理之有效執行,並定期提報董事會氣候風險相關資訊。

本公司針對不同氣候相關風險類型及特性,評估整體經濟活動衝擊,同時審視傳統風險,以鑑別對財務之潛在影響,並從中識別本公司未來將面臨之氣候風險與機會。
氣候相關風險列表(依風險高至低排列) | |||||
---|---|---|---|---|---|
風險類型 | 氣候風險 | 潛在財務衝擊 | 對應既有風險 | 時間尺度 | 價值鏈範圍 |
技術風險 | 數位金融技術成本增加 | 發展金融科技需要投入資本與時間,需要承受資本投入的風險,也可能因數位服務不完全符合消費者需求,導致消費者降低與本公司往來的意願而影響營收。 | 作業風險 市場風險 | 短期 | 自身 下游 |
政策和法規 | 碳管理法遵 成本增加 | 因永續法規加嚴,要求公司揭露減碳目標、策略及盤查結果,並為節能投入額外資本支出;同時,投資標的也因法遵成本或碳費成本提高,可能間接導致本公司投資收益下降。 | 法律風險 | 短期 | 自身 下游 |
立即性-實體風險 | 極端氣候損害供應鏈廠商 | 特定供應商,如電力、網路、軟體供應商受極端氣候事件影響而無法正常提供服務,進而對公司業務造成衝擊。 | 作業風險 | 短期 | 上游 自身 |
政策和法規 | 政策法規影響投資標的 | 因國內外綠色趨勢及轉型政策變動快速,使得本公司無法及時因應產業趨勢而錯失商機,或是投資對象被納入高氣候風險企業而需調整投資策略,造成額外損失。 | 市場風險 | 短期 | 自身 下游 |
氣候相關機會列表(依機會大至小排列) | ||||
---|---|---|---|---|
機會類型 | 氣候機會 | 財務效益 | 時間尺度 | 價值鏈範圍 |
產品和服務 | 被投資公司議合推動轉型 | 針對高氣候風險的被投資公司,透過議合與輔導推動永續轉型,降低其永續風險,並提升投資穩定性,協助被投資公司實現永續發展目標。 | 短期 中期 | 自身 下游 |
產品和服務 | 數位轉型 擴展服務 | 強化數位服務功能,擴展線上服務的範圍和能力,降低人力成本並完善顧客服務體驗,讓顧客接觸更多的金融商品,進而擴大營業範圍以提升營收。 | 短期 | 自身 下游 |
韌性 | 強化風險管理 | 透過導入TCFD等管理架構、強化永續人才培育、擬訂災害應變措施等方式,強化公司對氣候變遷的適應能力,降低面對氣候風險造成的損失。 | 中期 | 上游 自身 下游 |
本公司既有之風險管理範疇包含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作業風險及其他風險(如法律風險、氣候風險等),依照前述各風險之狀況、或未來營運趨勢訂定風險胃納,並監控資本適足性。同時,我們亦遵循母公司之永續藍圖、傳遞對氣候變遷議題的重視,將氣候風險納入本公司《風險管理政策及程序》,並依照TCFD之框架設定董事會為本公司風險管理之最高決策單位,延伸建立本公司之風險管理組織架構
※ 內部控制三道防線:
氣候風險管理依內部控制三道防線架構,執行各防線之氣候風險管理職責:
1. 第一道防線 (業務單位):就其功能別及業務範圍,承擔日常業務活動所產生的相關風險,負責及持續辨識、評估、控制及降低氣候風險對其營運活動所產生的各類風險。
2. 第二道防線 (風險管理、法令遵循及其他專職單位):業務管理部門應有效監控第一道防線業務單位對於氣候風險管理之執行。
3. 第三道防線 (稽核單位):應評估第一道及第二道防線進行氣候風險管理之有效性,並適時提供改進建議。
本年度所鑑別之重大氣候風險與機會議題,經內部之專業技術、資源和人力,綜合實務經驗與市場變化,及外部專家趨勢分析結果,將會滾動式確認公司業務與營運衝擊,調整重大氣候變遷風險議題之風險管理措施。
營運環境永續
2024年績效 | 短期目標(2025年) | 中長期目標(~2030年) |
---|---|---|
|
|
|
責任投資與承銷
2024年績效 | 短期目標(2025年) | 中長期目標(~2030年) |
---|---|---|
具體落實責任投資作為如下:
|
|
|
數位金融
2024年績效 | 短期目標(2025年) | 中長期目標(~2030年) |
---|---|---|
|
|
|